在此次會議上,南京市副市長冉華表示,近兩年來,南京在推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取得了超出預期的階段性成效。為推動私募基金業在南京發展,實施了很多措施,其中包括出臺有力政策、設立產業引導基金等。...[詳情]
王連洲表示,從目前私募基金的規章制度建設和監管現狀可以看出,部分私募基金的募集、投資、管理、退出可能涉及銀保監會、發改委、證監會、人民銀行以及基金業協會多重監管——存在著監管重疊或監管缺位的問題。...[詳情]
2019年以來,外資私募陸續有新產品備案。根據中國基金業協會的私募基金公示信息,1月2日,畢盛(上海)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畢盛獅惠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完成備案。...[詳情]
鄭波分析稱,從2004年到現在,中國的私募基金業風雨兼程15載,已是中國資本市場體系中的重要一部分。今年4月份,資管新規開始實施,對中國的資產管理行業以及基金業的未來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。...[詳情]
雖然私募基金在今年步履蹣跚,但行業發展取得的成果顯著,各項監管政策的落地為規范發展奠定了制度基礎,正在制定的信用自律制度也將從從業道德層面有所約束,市場規模雖然增長有限,但整體變動不大。...[詳情]
12月13日,林園又在基金業協會備案了一家私募基金——漢中林園投資基金管理合伙企業(有限合伙)。該公司成立于8月2日,機構類型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,法定代表人是林園。...[詳情]
資管新規以后,私募在產品結構設計、合格投資者標準、產品類型、底層資產界定等多個方面存在疑問,目前正在跟銀行、券商、第三方等合作渠道溝通,通過調整產品合同、清理不符合規定的產品等,逐步適應資管新時代。...[詳情]
2018年11月13日,瑞威資本在香港聯交所主板H股上市,國內第一家境外上市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正式曝光在公眾視野中。瑞威資本的鑼聲也震動了中國私募界,一時間提出海外上市之路的私募基金不在少數。...[詳情]
中國基金業協會公布了2018年11月份私募基金登記備案情況。數據顯示,繼10月底私募基金總規模出現罕見單月負增長后,11月底私募基金管理總規模小幅回升,規模環比上升200.07億元。...[詳情]
12月17日晚間,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發布私募基金行業普查相關事宜通知。通知指出,根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》《全國經濟普查條例》《國務院關于開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通知》和《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方案》,私募基金行業首次納入全國經濟普查。...[詳情]